各種行業的解決方案,帶您領略許繼測控
XX市隧道工程智能配電 解決方案
發布時間:2019-08-16 14:33:17 瀏覽次數:2153次
概述:
隨著我國交通工程建設和交通事業的發展,我國所建交通隧道的里程得到了迅速延長,由于不斷增長的交通流量和路況改善以及運輸物品的復雜性,增加了交通隧道的火災和隧道污染等的風險,引發了不少嚴重的災難性事故,尤其是火災事故,大多是由于不合理,不完善的配電方案造成的。它不僅嚴重威脅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而且對交通設施、人類的生產活動造成巨大的損壞。
隧道的智能配電方案得越來越重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微機保護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的發展,為公路隧道的智能配用電,提供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途徑,它滿足了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們文明生活的高標準的要求,為人類的出行創造了一個安全、方便、快捷、舒適、經濟的交通與生活環境。
1.1項目概況:
本項目屬于XX市區域高速公路干線網的重點建設路段,是對XX省干線公路網規劃的補充,是XX市主要的交通干線、經濟干線、旅游干線。
本項目共建3個配電室,1#配電室,2#配電室,3#配電室。本次設計的一套后臺系統共采集22個設備的數據。(根據項目容量及外接設備所定)
隧道,高速公路項目一般地形復雜,道路距離長,且每個配電室與每個配電室之間距離較遠.常規電力系統監控系統只能在總配電室了解設備運行狀態,維護過程復雜,定位故障點慢。針對軌道交通配用電領域的‘’痛點‘’,我公司采用QV600+DPS3000A智能配電自動化系統,以及可靠性高的微機保護和精度高,壽命長的智能儀表,完善的售后服務。產品可廣泛的用于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軌道交通配用電領域。
1.2系統構成
采用全分布開放式的監控方案。
站控層:由主控單元構成,其主要任務是數據的處理、存放、調配、通信規約的轉換,各部分之間的通信銜接以及對本地系統狀態的控制和監視等。
網絡層:采用光纖以太網絡,各子站的主控單元均通過光纖收發器接入網絡層,與總控室聯成一相對獨立的局域網絡,以實現總控室對各子站的監視和控制。
間隔層:由微機綜合保護裝置及智能測控儀表組成,分別就地安裝在各自的開關柜上,并以總線形式接入站級層,介質采用屏蔽雙絞線。主要完成保護、測量、控制命令下傳和信號采集上傳等功能。
1.3系統特點
分層分布式:整個系統分為站級層、網絡層和間隔層。系統結構簡單明了,設備功能清晰明確。
結構單元化:所有單元均嚴格按一次回路設備進行獨立配置,簡化了整個系統的結構,非常便于運行、維護、檢修、和系統擴容,并且不會影響到其他回路設備的運行。
簡單的組網方式及網絡通訊:整個自動化監控系統通訊采用以太網技術。完全滿足電力監控系統的大量數據通訊處理的要求,同時也為以后與其他系統接口時對高速率數據傳輸的要求提供有利條件,有效確保實時性。
監控主機負責為全站提供方便、實用、美觀的人機界面定義及表達工具,具有實時數據采集、一次接線圖顯示與操作、參數設備、事件報警/記錄、遙控閉鎖操作、曲線/棒圖、統計分析、報表打印等功能。
智能通訊管理機內置了滿足電力行業規范及相關行業標準通訊規約,兼容國內外多種現場總線,提供遙測、遙控、遙信等功能。負責數據采集及處理,并負責網絡實時數據庫的刷新、產生報警信息,利用預定義畫面,可實現通信源碼監視,通道監視等。
智能通訊管理機,具備與站內公共設備如直流屏,微機綜保、智能電度表等智能設備通訊。
本方案采用光纖“手拉手”式通訊,需要的線材少,成本低,傳輸性能好,傳輸頻帶寬、通信容量大;抗干擾性能強,屏蔽性強,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保密性強等優點。
3. 溫控儀和直流屏各占一個通訊接口,需提供標準的MODBUS協議